近日,一個沸沸揚揚的話題,嗯~再看一下標題,不錯,就是所謂的十二年國教。其實本來沒想對這教育議題說些甚麼的,只是看到了許許多多批評後,對於某些評論的觀點感到有趣,想消遣一下罷了,話說到~國民教育,那還真是影響我相當的深遠,尤其是現行的『國名教育法』第二條規定:

『凡六歲至十五歲之國民,應受國民教育;已逾齡未受國民教育之國民,應受國民補習教育。
六歲至十五歲國民之強迫入學,另以法律定之。』

而其條文中所指的法律,就是指所謂的『強迫入學條例』,或許我應該得意的說,這些法條我可是在九歲的時候就知道了呢~~,唉...這麼說純粹是消遣一下自己的過去...,不過...若是當初沒有這些法律條文,以及當時那些認真執行這些法條的人們,硬是將輟學在家不甘願再回到學校的我說服,要我至少留在學校這樣的環境裡到國中畢業,讓我有機會在學校裡明白自己生命的許多價值,不然也許我應該就真的會小學輟學,脫離所謂的學校教育,而現在的我可能也就不是在進修研究所,也不會是充滿抱負的準備要回到學校成為一位教師了吧...

  好啦,廢話講太多,該拉回正題了,首先,先來列出幾個許多關於十二年國教常有人提的幾個問題(以下有稍微修飾了些語氣,可能多少會與那些表達者想表達的有些出入...)

  「沒了升學考試,孩子就不認真、不讀書了怎麼辦?」
  「在這種叛逆期的學生少了升學壓力,那還教育的了嗎?」
  「如此一來孩子是不是不用念書,也上的了某學校,那不是對於努力用功的學生很不公平嗎?」
  「花費資源、花費時間在那些不想念書的人身上有意義嗎?」

  其實提出問題是件好事,這有助於顯現釐清一些訊息,不過通常真正的問題總藏在這些問題的背後,以上幾點是對於這議題常被提出的幾個疑問,對於這些問題我想表達的有幾點,第一,「學習」理所當然、自然而然事,只要是人,不論何時何地,一輩子都在學習,只因為「學習」是一種本能。第二,「學習」不同等於「讀書」,讀書只是學習的其中一種方法;教育不等於教書,教書只是教育的其中一個手段罷了。第三,之所以「教育」,是為了提供必要且適當的學習環境及機會,使人學習對於自己必要的能力和適當的價值觀,而學校的存在加速了這部分事物的反應,縮短了我們摸索的時間。如此一來,還能說是浪費時間嗎...。第四,正因為到了國中階段,在道德發展上進入了另一個重要的時期,所以是不是更不應該讓所謂的升學壓力或繁重的課業,延後他們面對這樣的一個變化時期?反而更應該加強輔導與他們一起走過這樣的階段。

  現在的社會,各行各業徵正式職員最基本要求工作都至少都要求高中學歷以上畢業,原因無他,只因為大多數的人們都認為,唯有高中以上畢業的人才可能有足夠的知識及道德水準,可見高中畢業儼然已經成為踏入社會最低的門檻。話說既然提到了道德,我們順便來回顧一下現況,其實即便現在唸到了大學、研究所甚至是博士,都不見得都擁有足夠的道德涵養,在這種普遍重學科、輕品德的社會價值導向,讓學校的功能變成只會教書,而不會教人,只為創造更高的升學率而教,結果卻創造了許許多多低水準、低涵養的高知識份子,亂丟垃圾、闖紅燈橫越馬路、撿到錢抽成、挑釁救護車、貪汙、恐嚇、殺人等等,小至大的社會亂象,所付出的社會成本,恐怕遠遠超過投入在教育上的一切。

  看到這裡,再回頭想一想,義務教育為何存在?其實不論是九年還是十二年,那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在這段教育的過程之中,在積極的層面上,我們是否可以讓每個學習者有機會充分的發揮個人的最大潛能,追尋生命中最根本的自我價值?而在消極的層面上,我們是否充分的培養並內化了每個學習者在這社會上,所想要且必需要獲得的基本能力和價值觀?我想這才是評核這段教育最主要的核心。

  上面所談的,也都只是關於教育的其中一小環而已,而我相信十二年國教的精神,所要改革且所想改變的,絕對不會只是延長義務教育年限、免試入學等這麼表面而已;使教育機會更能達到真正的均等,更有效整合利用教育資源,提供更完備、更有系統的教育等,想必也都是這改革的重點,讓12絕對不會只是9+3而已。政府能做、能進行的,都已經持續不斷的在執行了,然而教育這件事可不是光靠政府就能做好的,身為教育最前線的我們,更是要拿出我們的專業,確實扮演好我們在教育功能中的角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吾與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